2021青甘大環線-美食篇
這趟吃過的店家有點多,遂將青甘大環線-美食,獨立拉成一篇講….本篇記住別在空腹服用。
自古以來,民以食為天。
我每到一個地方,都喜歡嘗嘗當地的特色美食,而大部分查美食店都是以大眾點評為主,佐以知乎,馬蜂窩等網站為輔。
西北美食多以肉類–牛羊肉為主,豬肉因為當地清真宗教因素不吃,魚類則是因為藏族不吃魚。
當然啦,也有駱駝肉等特殊肉類。
我們這一路吃下來,大概九成都是肉食,只有在露營的火鍋上多補了些青菜。
這邊要特別提的是西北的水果,特性大多汁多偏甜。
張掖有一種早酥梨,產季大概是8-10月左右。嘗起來水分多,皮薄,帶點特有的梨香味,價格也很便宜
到瓜州的話,必須嘗嘗當地的蜜瓜(不是哈密瓜),蜜瓜產季大概是8-9月,我們這趟去剛好搭到最後一批的尾班蜜瓜車
去敦煌則需要嘗嘗當地的李廣杏,李廣杏是毛杏的一種,因飛將軍李廣的傳說而得名,產季大概是七月。
10月去的話….只能嘗嘗杏皮茶跟李廣杏乾了。
陽關有大批的葡萄園,但敦煌最有名的葡萄酒是紫軒跟莫窟兩個品牌,陽關的葡萄大多是做成葡萄乾比較多。
但一路吃下來,最好吃的葡萄還是新疆品種,用十個字來形容的話,就是「果大、籽小、皮薄、汁多、味美」。
青海出產枸杞、冬蟲夏草等….枸杞的部分,據說有一家枸杞研究院,但我們這次沒路過,就沒特別注意。冬蟲夏草嘛….不好意思,太貴了買不起。
蘭州當地盛產百合,當地特色菜則有以百合為主的料理。
以下依地區分別,將吃過的店家列出。
西寧:
雪神宮
這家靠近塔爾寺,地點在山坡上,是藏家料理。
既然要去藏族佛寺,在去之前也該嘗嘗藏家料理應應景。
店外普普,但進屋後卻是別有洞天。
代表菜色是坑羊肉、藏式煎餃、牛肉餃子
酥油茶(這家的酥油茶還蠻淡的,即便是不太適應的朋友想嘗鮮也能入口),甜茶(甜茶跟酥油茶一樣,點了就直接來一大壺)
藏家酸奶(酸奶上放了人參果)我個人覺得沒那麼甜,舒服一些,聽說是自己做的酸奶
啊卡包子一顆好大顆,他們叫啊卡包子(但皮是餃子皮,肉則是牛肉餡)
藏式煎餃是羊肉為主,底皮用鐵板煎的酥酥的,挺好吃
坑羊肉就是干鍋羊肉,但做法有點不太相同。雖然也挺好吃,但我跟朋友都覺得還是伊源盛鼎那家的味道較好。
爆炒牛舌,牛舌還蠻嫩的,之前吃牛舌都是切成薄片用烤的,像這樣一條條的吃法算是第一次吃到。
玉樹查拉牦牛酸奶
這間是在西寧的中泰手機城旁邊的小巷子,第一次走的時候會有點找不到路。
店內的裝潢跟擺設都很特別
這家的酸奶是我們這趟吃的最正宗也最濃的酸奶,酸奶沒加糖,糖用糖罐裝著在桌上可以自己添加。
雖然酸奶的價格有點貴(一份15rmb),但那個奶皮厚度與酸奶的濃度,是可以值回票價的。
店家也有淘寶企業店鋪
清真·伊然軒
這家跟大碗小面抿节面馆一樣,排隊都要等半個多小時(我們是7點半才去吃)
代表菜色是秘製牛大骨,至尊蓋碗茶,青稞餅。
牛大骨有入味,也有準備手套方便取用,看著紅通通的,其實不怎麼辣,上菜時已經熟了,底下是加熱溫度而已
我們另外點了一份涼拌沙蔥(據說也是當地的代表菜)
涼拌沙蔥是酸甜底,然後上面有核桃擺飾,剛好可以解膩。
青稞餅點一份來半打,但一人吃一顆就飽了XD
蓋碗茶有分兩種,既然來了我們就點最好的至尊蓋碗茶,茶裡滿滿都是料,可以無限回沖XD
倒淌河-青海人家特產
這家是路過倒淌河時,司機大哥介紹的。
當地特色菜是黃蘑菇炒牦牛肉、手抓羊肉、以及在青海必點的酸奶
這家的酸奶僅次於玉樹查拉,但偏甜許多
黃蘑菇據說是當地特產,十一這段期間剛好是產季,所以是鮮蘑菇,如果平常時候就是乾貨了。
蘑菇有蘑菇特有的香氣、甜味與嚼勁,可惜牦牛肉炒老了
點了一個清炒鹿角菜(大概就是燙過放鹽跟醋調味),鹽放多了些,有點可惜
手抓羊肉雖然沒有羊羶味,但肉筋太多了,對年紀大的可能有點吃力(我個人還可以)
茶卡鎮-(清真)伊源盛鼎
看完茶卡鹽湖後,到鎮上也七點多了,同樣也是司機大哥介紹的。
代表菜色是干鍋羊肉、牛肉水餃、羊肉串等等,點了杯茶(茶是由綠茶、枸杞、龍眼、紅棗)組成,一杯10rmb。
雖然這間清真店家不賣酒,但不會管自己帶酒進來喝的客人(這點還不錯)
於是去了隔壁點了幾瓶青海的青稞白啤應應景。
干鍋羊肉是最推薦的菜,羊肉先炸過後再去做干鍋,外酥內嫩,馬鈴薯片也是先炸過再進干鍋裡面,薯片切後片,炸過後表面蘇脆,裡面則超級鬆軟。
味道真的很棒。強烈推薦如果有去查卡的朋友可以點來試試看。
牛肉水餃還好,雖然小小顆的,但咬起來肉汁都在裏頭。
羊肉串我個人覺得不錯(分兩批,第一批考得有點老了,第二批至少能咬到肉汁),朋友覺得一般(但其實老闆也沒很推羊肉串…在我們要點的時候也不太想XD)
張掖:
張掖古名甘州,所以我們特地找了這間甘州名吃來嘗嘗看
藍梅酸奶醪糟,喜歡酒釀的人,應該覺得不錯,味道可以接受,但朋友覺得一般。
張掖釀皮子,跟涼皮很像,但釀皮質感更為厚重,調料味道也較重。
胡辣羊蹄,滷得有點軟,味道還可以。
涼拌沙蔥,感覺沒有前一天在伊然軒那邊吃的好
甘州排骨,有部分做得太老了….但底下有些排骨整得還不錯,至少吃的到肉汁
清真·馨月阁餐厅
結束了張掖行程後的晚餐,裡面人太多,我們就坐在外面的座位….天氣很好,吹吹晚風也不錯。
老闆據說是寧夏人,清真店家不賣酒,所以點了份大窰橙諾來解渴。
孜然羊排,這羊排跟之前在伊源那邊的有的一拚,一樣都是外酥內嫩。
西北人的習慣,吃羊肉要搭蒜吃。這邊的蒜跟我在台灣吃的蒜比較接近,都有股嗆味….據說這樣更能壓住羊肉的羶味。
蒸餅烤肉,底下那個感覺像麵條,如果單吃烤肉的話味道有點重,要拌勻後比較好吃。
兩個人點個兩道菜就解決了。
嘉峪關:
這家據說是曾經在舌尖上的中國出現,所以特地過來。
要不來嘉峪關還品嘗陝北小吃有點奇怪….可看到人特多,也不禁好奇起來到底有多好吃了。
店內人都是滿的,排隊大概要排半小時多些。
店裡有七種面,面會輪著上,一共有白麵、黃豆面、黑豆面、豌豆麵;高粱麵、玉米麵、蕎麥麵
白麵基本不會上(跟一般外面賣的白麵一樣),主要是後面六種輪著上,搭配12碟小菜以及六種不同的醬料
混搭而成。
在上麵之前,每桌會提供一盤小菜,可以自由扮在麵裡
胡辣羊蹄好吃,看每一桌都點一份。羊蹄沒有滷得太老,卻又能入味。
每桌會附一碗調味後的麵湯(麵湯感覺還好)
皮凍很好吃,肉凍特有的香氣跟嚼勁撲鼻而來。些許的辣味又更能提升食慾。
最後吃剩下的結果….晚上足足吃了八碗麵@@
敦煌:
敦煌夜市–馬文吉尼燒烤店
進了敦煌夜市,大概一整排到路上都是姓馬的燒烤店。
走著走著,正當我們困惑該選哪家時,隔壁吃完餐要走的當地人跟我們說,就是這家,這家比較好吃。
於是我們就坐下來了。
先來份花生米
然後來份扎啤(小份1.5L)
隔壁桌在切烤羊腿,兩個人吃不了阿T_T
點了烤羊肉串、羊腿肉、駱駝肉、羊頭肉、羊脆骨、牛板筋等等….印象最深的是烤駱駝肉了…
汁多味美,但一份20rmb真的有點貴….
而且因為人太多,單點必須五份起跳@@
羊骨髓湯,跟一般帶有白色湯汁的骨髓湯不太一樣。上面的香菜還可以。唯一的小缺點就是大骨旁邊肉太少XD
敦煌夜市–曹大爺沙蔥牛肉餅
沙洲夜市裡很有名的排隊小吃,牛肉餅是現烤出來的,咬下去後,麵粉的香氣以及牛肉汁撲鼻而來。
不枉排隊排了快一個小時@@(註:這張照片是晚上10點拍的@@)
在排隊時會有小姐姐先幫你結帳,只要確認好個數與付款。
等排隊排到了再領牛肉餅。
敦煌夜市–李廣記杏皮茶
這家與牛肉餅剛好是一左一右,都是排隊人潮。
杏皮水是杏皮茶的俗称。是甘肃敦煌当地招牌饮料,用当地的李广杏为原料,用杏皮熬制而成,冰镇后口感酸甜,解渴。和北京酸梅汤味道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杏皮茶嘛,只能說就是那樣,真的跟酸梅湯口感有點接近。
這間離鳴沙山很近,走路大概1公里左右。
摘星閣在四樓,可以遠眺鳴沙山風景。
我們去的當天,雖說是正午時間,但也不是很熱,稍微用陽傘遮掉太陽,涼風(?)輕撫可以靜靜地欣賞鳴沙山風景。
夏家合汁
這家人也不少(畢竟排在點評前面),主力是羊肉湯與烤餅(兩個合稱為夏家合汁),如果單點羊肉湯就是羊肉合汁。
小菜一盤一塊…推薦醃蘿蔔,蘿蔔脆甜有入味。醃辣椒跟台灣的剝皮辣椒很像。
烤餅與三樣小菜,一個人一份烤餅就差不多了。
羊雜湯剛好可以溫暖前一天凍在沙漠露營的胃
蘭州:
這間是那時候在沙漠露營時,同桌的小姊姊介紹的,所以趁著最後一天還有些時間,路過去看看。
雖說是西站店,但其實地點是在西站十字的地鐵附近。(坐地鐵只要一站。)
清炒百合,個人覺得普通…但畢竟用上了蘭州的代表花。
特色烤包子,烤包子裡包了牛肉、蘿蔔絲,還在內餡塗了一層酥,剛烤好的時候咬下去味道挺香的。
阿西娅羊羔肉:因為後來擔心趕車有問題,請好心的老闆幫忙打包後帶到高鐵站去吃。
羊羔肉真的很嫩….湯汁雖然紅紅的,但不辣,裡面的寬麵條吸收了湯汁的精華,有嚼勁外更入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