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青甘大環線-陽關雅丹玉門關D6

青甘大環線-陽關,玉門關,雅丹地質公園這條線一般都是一日遊居多,因為都在同一個路線上。

大部分旅遊團是先玩陽關,玉門關後,前往雅丹看日落後在整車回市區。
可我們是自駕,加上雅丹回來一趟三個多小時有點累,因此我的安排是陽關看完後,直接前往雅丹地質公園,最後回程看玉門關。
從市區到陽關只要一個小時,所以我們可以不用早起,輕鬆的九點出門。
阳关(敦煌市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)_百度百科 (baidu.com)

陽關是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,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。 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灘附近。 西漢置關,因在玉門關之南,故名。 和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。

陽關門票60/人,到現場掃二維碼關注游敦煌,用台胞證即可購買。講解員平日100,我們這次遇到十一國慶,可能人手不夠或是應景,只有免費大團講解。



青甘大環線-陽關
「勸君更進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」就是這首王維的渭城曲,讓我特別想來陽關感受一下風景。

進景區後,首先看到的還是張騫的塑像

接著參觀陽關博物館




展聽講解完成後,會穿過陽關督尉府,這邊有模擬古代通關的過程,可以選擇用竹簡或紙帛寫通關文書



穿過陽關後,會有穿著鎧甲士兵幫你蓋印通關


結束通關後,接著就是乘坐擺渡車前往陽關遺址了。
就是這麼一個土台,周圍已經被圍住了。

從陽關俯瞰下去,風景一覽無遺

靠近出口處,也有射箭場可供娛樂。

更有德客士可以享用XD

看完了陽關,順著道路開車約2個多小時,到了雅丹地質公園。原本行程上沒安排雅丹的,因為之前規劃的時候,雅丹園區是封閉狀態。
後面看到景區恢復開放,剛好時間也有夠用,才把這個景區排進去。

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(dunhuangyadan.net.cn)


景區門票120/人,包含擺渡車。
一樣也是透過小程序購票。

可以沿著北路線看四個景區。出入口都在同一個地方,擺渡車半小時到一小時一班車,我們來的早一點,沒人擠人的場景。

人家說,流水丹霞,風蝕雅丹。雅丹是一種典型的風蝕地貌,分布於極旱與大漠中,以古代的河流陳積物為主,經過風蝕形成塔狀景致
雅丹原名雅爾丹,是維吾爾語,原意為具有陡壁的土丘。後來瑞典的地質學家將發現於羅布泊附近的大面積土丘,根據當地人的稱呼,音譯命名為雅丹
景區入口有一個全國唯一的窯洞派出所,很想拍的更好一些,但一晃就過去了T_T

神龜出海
這也是在車上抓拍的,


金獅迎賓,這邊是第一個停靠點,可以拍拍照,曬曬太陽XD

接著繼續前行





很快就到達第二個停靠點–獅身人面


孔雀玉立

在孔雀玉立的小景區內,有可以換坐吉普車(500/車,可乘坐四人),會沿著南線行駛。可以看更多景致。
但因為沒拼團成功,這個我們就沒坐了…(如果四人一個人均分1XXrmb的話,那是可以接受,兩個人就有點貴了。)


車子往回走,到最後一個站點—西海艦隊。




看完後就原路搭乘擺度車返回入口,據說這條路原本可以通道新疆,但中途斷了。

總之,看完雅丹公園後,時間還可以,就驅車回程路過玉門關看看。
玉门关遗址_百度百科 (baidu.com)



進去後,會先看到絲綢之路的展示牆




售票處一樣可以掃碼購買
玉門關門票90/人,進入後會先在景區與大方盤遺址欣賞,交通車20/人另外購買,可以前往長城遺址與小方盤遺址

「羌笛何須怨楊柳,春風不度玉門關。」出自王之渙的涼州詞。
除了因為玉門關後就是戈壁大漠,塞外氣候乾燥蒼涼,據說也有王之渙沒受到聖寵的悲涼之意。
也是這首詩,對玉門關印象很深刻。

一樣可以租賃漢服拍照

講解員分兩種:
一種150/次,只講解展廳
一種300/次,除了講解展廳外,會隨之前往長城遺址與大小方盤遺址講解。



終於看到班固了,之前的幾個多是張騫塑像。




出了玉門關博物館後,會看到小方盤,然後搭乘擺渡車前往大方盤


很多人不請講解,看到講解員就問,反而影響到像我們這些付費講解的人了= =
要不就靜靜的欣賞,要不就請講解員….總想免費的做啥呢!?

這是馬道,跟嘉裕關看到的很大不同


兩千年前戰爭留下的遺跡。

南陽關,北玉門,陽關與玉門關所見到的風景是大不相同。

幫我們講解的小姊姊,說明的挺仔細。

看著古代長城遺址,欽佩古人的巧手工藝。
其實以遺址而言,玉門關比陽關還多許多。但以開發程度而言,陽關的活動比較多樣化,玉門關就比較單調了。


大方盤遺址,當初可是高九米的建築物,可現在只剩下三米高的內牆而已。







長城遺址,長城遺址是很長的,這邊只取部分照。
兩千年前的人們,就地取材,以蘆葦跟黃土為底打造出抵禦匈奴的長城。



最後一個景點–當谷燧
當谷燧在玉門關的西面,距玉門關約八里,緊靠著長城的裡面。 燧的主體建築為一個高起的望樓。 望樓的東南有數間小屋的遺址,應當即是燧長戍卒居住的地方。
望樓的外形是一個四方形的土台,基礎正方形,構築方法與長城相同,也用蘆葦與沙粒石子層層鋪築的。

為了防止人群靠近遺址,在遺址周邊都有設這個警告箱,靠近了就會發出聲響。

看完玉門關後,回程到市區差不多晚上九點。
沿途那條限速40與限速60的道路真的很難開….
不是說路不好,反而是路太好了,我們開40好像是開20一樣,後面的車子一直超越XDD

瓜州榆林窟敦煌夜市敦煌盛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