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青甘大環線-青海湖查卡鹽湖塔爾寺D1D2
這次的青甘大環線-青海湖二日遊,報的是私家包車團…
其實本來是在攜程上報名的,但後面跟旅行社協調好(似乎是旅行社覺得虧了XD),改由退掉攜程報名後,直接找旅行社報名。
攜程報名有個好處,畢竟有第三方公正單位(經過張家界事件後,我就不太相信直接找旅行社的紙質合同簽訂)。
但旅行社提出了第三方的電子合同後,我就認可了。
總之….過程有點一波三折。
先是原本定在10/1號出發的西寧團,因為私人原因提早到9/29號出發。
後面出發時又遇到我的居住證遺失糗事….
還好都順利解決。
這邊提一下,從蘭州到西寧的大眾交通方式共有三種(不算包車)
1.高鐵從蘭州西站到西寧,大概2個小時
2.火車從蘭州西站到西寧,大概2個半小時到三小時左右
3.大巴從蘭州中川機場到西寧,大概3個小時
而我們前一天晚上到蘭州有點晚,趕不上最晚一班的西寧列車,所以第二天早上選了軟臥7:20出發到西寧的火車,還可以順便補補眠。
p.s最早一班從蘭州到西寧的高鐵是8:30開,到西寧10:14
負責這次旅遊的司機代師傅,是西寧本地人,前一天就跟我們聯繫好了,當天早上待我們坐火車到西寧後,直接在西寧車站接我們。
一台福特休旅車,就只有司機與我與朋友三人而已,輕輕鬆鬆地坐著。
代師傅的電話是13709742802,本身自己也有接包車case,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直接聯繫(或用電話號碼搜索微信)。
一般的青海湖茶卡鹽湖二日遊,大多是早上8點出發。
而我們火車到站已經是10點了,就捨去日月山等景點,直奔倒淌河用過午餐後,開往目的地青海湖。
沿途中路過一個還在蓋的王母廟,聽師傅說這是由台商出資興建的。
總共從市區到青海湖,大概花了三個小時左右
青海湖的藏语叫“措温布”,意思是“青色的海”,青海湖很大,有多大呢?站在湖邊遠眺的時候,感覺跟在海邊差不多。
門票有兩種。
一種是二郎劍景區,標準的青海湖入口大門。被改得有點商業化氣息嚴重,門票90rmb
從二郎劍景區進去後,可以坐船欣賞青海湖的景色。
一種則是沿著青海湖周圍,當地居民開闢的牧民小道,門票10rmb。
我們選擇的是便宜的牧民小道,相比之下商業化氣息沒那麼嚴重。更能看到原始的青海湖景色。
青海湖邊也有可以騎牦牛拍照,一張20rmb
看著旁邊的油菜花,佐以青海湖的美景….耳邊再想起那首老歌「在那遙遠的地方」
整個壓力都沒了。
遠方的山峰上,已經可以看到些許積雪。
在青海湖的湖邊,可以看到海鷗飛舞(圖太小了,畢竟這是用定焦鏡硬拉大的)
只有在回頭望向連綿不絕的山脈時,才有身處內陸的感覺。
行在青海的公路上,隨時可見到牛羊穿過馬路的景色。
但由於有些路況並不是那麼的好,還是請專業的包車師傅幫代駕比較保險,要不就像這張翻車的大貨車一樣了。
離開青海湖,大概再開兩個小時左右,到了茶卡鹽湖
茶卡是藏語,意思就是鹽池,因湖面平靜無波的景象而被外界稱為「天空之鏡」,使茶卡鹽湖的觀光人潮絡繹不絕。
被《中國國家地理》評選為「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」之一,同時也被CNN評爲「中國最美的30個地方」之一。
茶卡鹽湖海拔高度約為3000公尺,總面積達105平方公里。產鹽區與遊客區分開,避免鹽區受到汙染
茶卡鹽湖採鹽的歷史極為久遠,早在公元前206年,這裡生活的羌族人就已經知道採鹽食用。
近代的茶卡鹽廠建於1950年,一開始用人工開採,後來研發出了泵式採鹽機,是上世紀80、90年代採掘日曬鹽的主要設備。
停车场:【茶卡盐湖景区停车场】参考价格:10元/辆/次;地址:茶卡盐湖景区;库位:3000WIFI:停车场24小时开放;由于未设置专人管理员,请勿将贵重物品放入车内;账号:CKWF;密码:无密码;范围:全区域行李寄存: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小件寄存。小件(55*40*25cm及以下)5元/件;中件(70*50*30cm及以下)10元/件;大件(70*50*30cm以上)15元/件景区讲解:【单程讲解】1-6人120元、7-12人160元、13-19人180元、20人以上(含20人)200元起,每增加一人加收20元 【往返讲解】1-6人220元、7-12人260元、13-19人280元、20人以上(含20人)300元起,每增加一人加收30元园内交通:【小火车】单程5公里50元/人、往返10公里100元/人 【游船】单程90元/人、往返180元/人 【观光塔】20元/人/次 【电瓶车】单程5元/人








我們去的景區是天空之鏡,從入口處會坐交通車前往景區,景區內可換乘小火車或徒步漫遊。

茶卡鹽湖下水的話需要穿鞋套,可以現場租或自備鞋套。


現場有賣茶卡冰淇淋,粗鹽的冰淇淋味道很特別,值得買來試試看。

我們從快五點待到七點半,大概五點半風就開始大起來了,但是….古人云,愛美不怕流鼻水。






現場可能是因為還沒到10/1吧,人數還可以,沒排到隊,要找沒人的景致也還算容易。

為了好看的照片,還是穿著T-shirt照相了。在茶卡鹽湖,因為底色以白色居多,想拍照的話,建議穿著大紅色及鮮艷顏色的風格衣服來拍照,才能將視覺對比極大化。如果真的要拍像打卡那樣的照片的話,建議早上來,這樣才不會逆光。


但….十一長假的茶卡,清晨是8度…我們還是別挑戰大自然吧,拍拍夕陽就行了。茶卡鹽湖最深的地方可以到膝蓋,所以鞋套還是買高一點好。從5點待到7點半,沒辦法在茶卡看日出,至少也得看到日落才肯罷手。景區外圍靠近出口處,有賣以鹽為主體的紀念品。第二天一早,原本是規劃直接回市區的,但既然來了西寧,不去看看塔爾寺會有遺憾的。
如果直接從西寧市出發的話,大概單趟1個小時,於是跟師傅協調好,讓他直接沿著返程路線,不進市區,先載我們去塔爾寺,這樣西寧行就不會有遺憾了。


從茶卡到塔爾寺,走南邊路線大概5個小時,走北邊路線大概6.5個小時。
所以我們原路返回。
塔爾寺又名塔兒寺,地處青海省省會西寧市湟中區城區,創建於明洪武十二年(1379年)。 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,藏語稱為”衮本賢巴林”,意思是”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”。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,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,歷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。 明朝對寺內祕器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號,清康熙帝賜有”淨上津梁”匾額,乾隆帝賜”梵宗寺”稱號,併為大金瓦寺賜有”梵教法幢”匾額。 三世達賴、四世達賴、五世達賴、七世達賴、十三世達賴、十四世達賴及六世班禪、九世班禪和十世班禪,都曾在塔爾寺進行過宗教活動。
塔爾寺門票70/人,講解1-5人一次160rmb,我跟朋友請了一個講解員,幫我們對寺廟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一進塔爾寺,首先就會看到一排大號的轉經桶
講解員先由祈壽殿開始帶我們參觀
寺廟內是不允許拍照的,外觀可以。
看完祈壽殿後,來到了印經院,據說每年都會有許多來自各地的僧侶,到印經院磕頭修懺
小號轉經桶,轉動可以消災解厄,但要繞著佛寺順時鐘轉動
塔爾寺另外一個著名的地方,就是黃金的屋簷,也就是大金瓦殿,中間那個亮晶晶的就是了。
裡面有中號的轉經桶,據說轉一趟可以抵小號的好幾趟
最後就是酥油花館了
純手工捏成的酥油花真的很漂亮,據說需要僧人在0度以下的天氣,手還要先浸過冰水,將體溫降低後,一手一手捏製成的酥油花。
平常是擺在玻璃櫃內,玻璃櫃長年以0度的溫度維持著。
這邊引述西寧文明網的照片。
塔爾寺最著名的就是先塔而後寺,也就是先有中心塔後,再沿著塔周邊將寺廟整體興建而成,故名為塔而寺(塔爾寺)
藏傳佛教的塑像形貌跟中土佛教差很多,藏傳佛教更接近於原本印度佛教的樣貌。
門前有一棵菩提樹,有許多人會在那邊接葉子,據說接到葉子會有好運
看完塔爾寺,回到西寧市區,就結束了兩天一夜的青海行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