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山一水一聖人-2021曲阜一日遊

山東行的最後一天,我來到了曲阜。會選曲阜除了孔廟朝聖外,更大的原因是回程方便…

畢竟要參觀的是孔子的故鄉,所以我還是報團遊吧,才能聽到更多的講解。
這次參加的團是在攜程上面報名的

曲阜三孔+孔庙+孔府+孔林+颜庙+纯玩一日游【含孔府宴茶歇/马车体验/婴儿免/耳麦精讲】
含往返接送,包餐,乘坐馬車,下午茶等等。
一大早的下雨,洗滌了前一天過熱的天氣。
從酒店到孔廟嚴格說起來不遠,孔廟的位子大概在之前文章內的王記粥舖附近。
接我過去的司機大姊是鄒縣人,也就是孟子的故鄉。
而到了孔廟,首先看到的就是萬仞宮牆四個大字

萬仞宮牆孔廟建築體系中的最南邊的正門,一般以城牆的形式體現。其名字的出處來源於《論語·子張》:
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:「子貢賢於仲尼。」子服景伯以告子貢。子貢曰:「譬之宮牆,賜之牆也及肩,窺見室家之好。夫子之牆數,不得其門而入,不見宗廟之美、百官之富。得其門者或寡矣。夫子之云,不亦宜乎?」

曲阜孔廟萬仭宮牆
穿過萬仞宮牆後,導遊娜娜就在那邊等了,這位導遊據說是孔子的後人,講解的十分詳盡。
進去後,首先看到的是金聲玉振,據說是明嘉靖十七年(1538年)。 該坊為三間四柱沖天式結構,高5.60米,長13.50米。 八角八面柱
玉字的那一點,是故意(?)放在中間的,據說是象徵孔子的中庸之道。

跨過泮橋,看到欞星門,這個櫺字是乾隆提字的時候…故意的,據說是乾隆認為底下的巫字偏旁不吉利,而且好像不對稱,所以換一個…
好吧,人家號稱『文學天才』的皇帝,想怎麼改就怎麼改。
以前的泮橋、欞星門是只有狀元才能走的,現在已經是觀光客的遊覽勝地了。








“弘道門”是孔廟的第三道大門,同後面的”大中門”和”同文門”一樣,都是引領朝拜者一步步接近孔廟核心地帶的烘托物。

先師手植檜,樹東石碑是明萬曆年間楊光訓手書。
相傳孔子手植檜原有三棵,後枯死兩棵,惟有此檜生生死死,幾經榮枯留存至今,今樹為清雍正十年(1732年)重
生。 樹高10餘米,粗可合抱。 先師手植檜歷來受到重視,過去人們把它看作孔子思想的象徵,傳說這樹也與孔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。





同文門院內有四座明代御碑,分別為洪武、永樂、成化、弘治四位皇帝所立。
底下是成化碑。



弘治碑 立於弘治十七年(西元1504年),因碑文中有”金元入主中國,綱常掃地之時”一語,招惹清乾隆皇帝不悅,拆掉也不行(因為清朝是繼承明朝的)。當時有人向乾隆建議後,遂將碑亭拆掉,反正拆掉碑亭後,碑文自然風化,後世人也不知道寫啥了。




孔廟裡面現在改成都是賣紀念品的地方了。
因為老人家的需求,好不容易在裡面找到「曲阜魏漢碑帖」這本書



孔廟內有一對很奇特的龍鳳樹,龍樹被稱之為「龍紋樹」,因為整個龍樹的樹幹從底到頂,一面整齊的長著波紋,真好像有幾條小龍盤柱欲飛。

有龍樹也有鳳樹,雖然已經乾枯了,但是依然保持著傲人的姿態,一直陪伴著”龍樹”。


孔廟其實很有趣的地方是,由外而內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的建築物,最外頭的是明清時期,再來是唐宋元時期的建築方式
而勾心鬥角本來是形容建築工法,現在則成了另外一種意思
下面這張照片就是鬥角,也就是其他角又和另外建築物的角緊緊地對在一起,這就是”鬥角”

而勾心則是一個建築物的一角插進另一個建築物的兩角中心,這就是”勾心”

再來一張



在大成門的龍柱就是五爪了,據說以前皇帝來祭孔時,這柱子都得用黃幔圍住,怕被皇帝知道裡面是五爪金龍XD

杏壇是為紀念孔子講學而建,孔子第四十五代孫孔道輔監修孔廟時,將正殿後移,除地為壇,環植以杏,名曰”杏壇”













看完孔廟後,沿著側門的小路,再走一小段路,就是午餐地點了




明朝有個孔家後人,叫做孔尚經,因曾做金華知府,”五馬“是知府的雅稱,所以稱”五馬”,其家祠稱”五馬祠”,這個街因故名曰五馬祠街。





孔府內宅大門,以前是只有皇帝來的時候才會開。據說此門近百年來只開了兩次,一次是遺腹子孔德成出生時,另一次則是據說前幾年席大大來孔廟時,孔廟開大門給席大大(坦白說我覺得這有點…),席大大沒走大門,走旁門(這我覺得不錯)


孔子每次出巡的牌子好多XD


閣老凳,也就是坐冷板凳的由來。






這是以前孔府洗衣服的地方,也是孔府內行家法的地方,俗語的「跪搓衣版」名詞就是從這來的。



這是一個西洋構圖的壁畫,有趣的是不管站在那個方向,看到的盡頭都一樣XD

孔宅故井,現在已經被封閉了。

慈禧太后賞賜給孔令貽,這個壽字是一筆壽。

‎五柏抱槐
位於孔府的後花園中。 這棵樹的樹齡並不是太久,和其它古樹相比,五柏抱槐以奇見稱。 根據歷史記載,明朝時期,大約四百年前,這棵柏樹受到了雷擊,猶如斧劈刀削,一下子裂成了五瓣。 令人奇怪的是,這棵柏樹裂成五瓣之後並沒有枯死,而是繼續茁壯成長。 人們還給它取了一個雅號叫”五君子柏”。 ‎
‎到了清朝,有一顆槐樹的種子偶然落在了五君子柏的基部,並且生根發芽,慢慢長成了大樹。 於是,五瓣柏樹合抱一棵槐樹的奇觀就形成了。 五君子柏的名字也因時而變,成為”五柏抱槐”了。‎

曲阜的馬車,是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。


我本來以為馬車是慢慢跑,沒想到這馬跑得還挺快。
坐完馬車後,來到了顏廟,顏回被後世稱為復聖,顏廟相對孔廟來說是小很多,而顏回跟孔子其實是有親戚關係的。




最後就是孔林了,孔林因為現在還在被當作整個孔氏家族的墓地,為了尊重,所以我就沒拍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