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0927DAY2 仁王山青雲公園->[導覽]景福宮->[導覽]仁寺洞->南山谷韓屋村
在出發前排行程時…想說景福宮的導覽10點才開始,那麼…
之前應該還可以塞個小行程,就排了附近的一間慕名許久的仁王山青雲公園當早晨散步。
青雲公園詳細的路線圖可以參考這篇
但因該路線是從景福宮站出發,而我在乙支路四街。
就稍微修改了一下。從乙支路四街先坐五號線到光化門站,2號出口出來後搭1711過四站就可以到京畿商校站(경기상고)了。
怕坐過頭可以先跟司機大哥說一下,他們都會很好心的跟你講有沒有到站。
下車後,往前走一小段路,就開始了傳說中的陡峭小山坡…這九天來,我爬過的山坡應該是這個最陡吧…比昌德宮秘苑還陡峭= =
皇天不負苦心人,終於給我看到那傳說中的小公園了…
正值秋天,整個森林的漸層感覺相當不錯,很適合當消磨短暫時間的運動,順便欣賞風景。
在回程的路上也看到好幾位早起爬山的老爺爺,當然也有放閃的情侶檔= =
從半山腰往下看,其實也沒多遠啊~怎麼剛爬上來時喘得跟啥似的= =
下山後,坐著巴士到景福宮入口。因為還有不少時間,就順便逛逛景福宮站
可能是因為還早(9點多而已)都沒啥人,景福宮站左右也有擺設展覽
這是(偽)不老門,聽說是昌德宮秘苑的仿製品。
穿過景福宮站後,終於到了景福宮售票處了。
因為是中秋,所以景福宮免費開放(歡呼)
所以我的套票組景福宮就沒用到了~
有人有需要嗎?(招手ing)
(P.S.套票組沒用到的有景福宮、德壽宮、宗廟)
天空很藍,藍的很漂亮…北面可以遠眺那特殊的仁王山
快十點了,剛好遇到景福宮著名的王門守將交接儀式,負責導覽的老師也說先看完難得的表演後再講解就好。
守將交接結束後,導覽老師就開始拿著周禮考工記的首善全圖,介紹景福宮的故事
景福宮導覽路線請參考這裡
所以如果要看朝鮮宮殿建築的話,建議還是來景福宮吧…
大門的天花板上,有著四神獸的畫像
聽說韓國人很喜歡西遊記,所以就把西遊記的肖像放在了樑簷上方。
所以…就是唐僧,孫悟空,沙悟淨,豬八戒…..依序排下去。
適逢韓國的中秋節,許多首爾市民都穿著韓服,一起進景福宮
下面是很可愛的韓服小妹妹
日月五峰圖
這是日晷儀,還真的挺準。
這間是我看過最多西遊記角色在屋簷上的一間
終於坐下來休息了…順便聽吳老師的導覽解說。
當天還蠻熱的,但還是有許多著長袖韓服的韓國人在景福宮內閒逛。
(後來在昌慶宮倒有看到無袖與短袖的韓服…)
這是景福宮的花園,在花園的池邊,我們一行人遇到了一位打扮非常可愛的韓服小妹妹…
結果一堆人跟他說[安妞]的時候…小妹妹被嚇到差點哭出來….orz
從神武門離開後,導覽老師帶著我們去青瓦台。
入口處會有安檢人員。
因為沒有預約,所以只能遠遠看著,並且拿來當背景照相留作紀念。
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,景福宮的導覽也結束了。
跟這次偶遇的同伴分別後,我搭著地鐵,來到了安國站。
原定的午餐店家-里門雪濃湯,應該是因為中秋,沒開店營業。
我只得用小7的飯捲解決。話說在首爾,那長長的飯捲是好物啊,便宜又好吃。
我先來到下午導覽的集合地點–雲峴宮等待。
關於導覽路線的介紹說明,可以參考這裡。
雲峴宮的一角,有人在教怎麼玩韓國傳統民俗玩具。
雲峴宮內廣場,臨時搭建的舞台。
雲峴宮是高宗生父李昰應(1820~1898)興宣大院君一家曾居住生活的地方。此處也是朝鮮末期大部分歷史事件的誕生之處,眾多改革政策與鎖國政策皆於此頒布施行,是極具歷史象徵性的地點。
總算跟導覽老師與這次參加導覽的同伴會合了。
這次的導覽包括我在內,有三位來自台灣,另外兩位小妹妹則來自香港。
聽說…聽說…本來導覽老師想回家過中秋節,今天是沒有導覽行程的。
後來有的原因,好像是因為我在安排行程時,申請了兩個導覽行程,似乎都被分到這位導覽老師,老師取消了一個,另一個不好意思也取消。也因此lucky的排到了。
這個門在雲峴宮的一角,比較特別的是上面沒有名字。
傳說當年朝鮮時代,來拜訪大院君的人求官者很多,一般人都從前面進出,但如果大院君覺得此人可用,就讓他由這門離開,因此這個門又被稱之為「登龍門」。
這是每年中秋節時,韓國民間會準備的祭祀物品傳統。
聽說現在還有,但就是由長子準備,其他所有兄弟姐妹聚集在長子家幫忙用。
這張不解釋。
另外,這附近有原本有一株大夫松。大夫松的由來是因為高宗喜歡松樹,就將這棵松樹封官。當朝鮮滅亡後,民眾常來祭拜憑弔,也因此日本政府為了怕此產生反抗思想,就把樹給剷除了,樹的縮小模型現在放在雲峴宮紀念館內。
這牆上刻上了十個祝福的字(可惜我忘記了。)外牆上的圖案,很明顯的就是代表裡面是女眷的居所。
據說這是每周日定期會演出的週日藝術舞台,表演的是韓國傳統古樂
離開雲峴宮後,來到了天道教中央大教堂。
這是韓國傳統宗教,天道教的所在位子。
天道教初名東學教,以儒家(對韓國而言,應該稱為儒教)為主,融合了道教、天主教等。在朝鮮高宗時期,幾乎是人人信仰的宗教,現在雖然沒那麼多人了,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。
這是閔家茶軒,聽說是韓劇的拍攝地點。
現場也有好幾位穿韓服的男男女女在拍照。
中國或台灣,在中秋節時的活動是吃月餅與柚子,或是烤肉。
在韓國則是用松葉包松餅。
松葉除了防腐,也可以帶入松葉特有的清香味。
路邊有穿著韓服的教學人員,指導小朋友怎麼做松餅。
仁寺洞ssamziegil沒開,所以我們來到了最後一個點—曹溪寺。
在陽光下獨樹一個的蓮花,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
導覽老師提到,韓國的佛像與中國日本的剛好都不同。
很多都笑臉迎人,而且挺可愛的。
最後的郵政總局,也因為適逢中秋節,所以沒開。
結束下午的導覽行程後,我順著地鐵,來到了南山谷韓屋村。
聽說這邊有中秋慶典。
現場有許多活動,這是搗年糕。看那大媽拿著槌子用力地搗著。
以及不是玉兔的韓國妹子。
現場韓國傳統劇表演,人山人海的。
唯一一家賣煎餅的也是長長人龍,還沒位子可以吃。
所以看了看後,我就離開了。
原先預定想吃的炸醬麵店家,適逢中秋節一樣沒開(淚)
只得從忠武路站到明洞,看看有沒有啥好吃的。
這家位於明洞街上的攤位,我是看好幾個人買後,過去試試看。
原來這就是韓國的炸醬麵啊,甜甜的炸醬包裹著麵條。味道挺不錯,可惜份量有點少。
搞得我回Hostel前,還得在便利商店買些消夜帶回去吃。
好精彩的旅行。
謝謝啦…題外話,韓國妹子不錯看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