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恨交織張家界-美食篇
這次的五一,跟朋友上張家界走走。畢竟也太久沒出門了。
這邊先介紹張家界的一些美食店,遊記等之後再說
張家界位於湖南,湘菜偏辣爽,跟四川的麻辣等不太相同。
那種辣爽的感覺就是,吃下去瞬間會感覺到辣,後面不太會殘留的感覺
就算是跟店家微辣,辣度還是有點高。
張家界最有名的就是三下鍋了,不論是農家菜,還是餐館,三下鍋幾乎都會在菜單上出現。
這間店其實我之前在battle trip裡面,看曹璐介紹張家界的時候就出現了。
查了一下胡師傅三下鍋有好幾間店,而這次我們去的是總店,總店搬到北邊子午路上
我們去的時候,可能是五一吧,光排隊就排了一個小時半,等到都有點煩了,所以點菜時速度特快,我都可以把菜單給背起來了XD
最後跟一對東北夫妻併桌,早知道能併桌就好了T﹍T
最推薦的几道菜如下:
1.三下鍋:所谓的三下鍋,指的是取三種肉類下鍋(這次選的是核桃肉、牛肚跟湘西臘肉)
核桃肉其實就是豬頭肉,別搞混了XDD
看起來很像干鍋,吃起来嘛….核桃肉有嚼勁,臘肉不鹹有味,牛肚可能是裡頭油太多吸油了,反而不推薦。
可以搭酸蘿蔔小菜來洗掉油膩感,吃了主菜後,可以放白菜繼續燉煮
2.粉絲燉娃娃菜:娃娃菜很清爽,帶點微辣,可以中和三下鍋的油膩感,粉絲沒有弄得特別老,可以吃的到粉絲的嚼勁。
3.小炒肉:本以為小炒肉看起來挺油的,但吃起來反而覺得沒那麼油。
4.土匪豬肝:湘西一帶自古就是悍匪多,所以很多名字帶土匪的菜色。其實我一直很怕點豬肝類的菜色,因為豬肝很容易炒老,好在這個土匪豬肝顏色雖然深,但並沒炒老,所以吃得出豬肝的感覺。跟著大蔥跟姜爆炒後可以把豬肝的腥味壓掉。
既然是身在張家界,當然要點份張家界啤酒應景。
銀滿斗
這家是在點評上查的,主打酸菜牛肉鍋,被之前胡師傅的場面嚇到了,所以我們五點半就過去了,好在沒有像之前在胡師傅那樣的滿滿客人。
一進門就能看到很多獎狀XDD
一開始會給兩個小菜(海帶跟酸菜炒蝦米)
菜單如下:
推薦的幾道菜如下:
1.酸菜牛肉鍋:牛肉切碎與酸菜下鍋,算是半湯鍋,跟菜單上的造型差不多,但跟我想像中那種酸菜牛肉鍋不一樣
2.石頭碰蛋:這蠻特別的,鍋燒的熱熱的,裡面有好幾顆鵝卵石也是很熱,在透過鍋子與石頭的熱度加熱雞蛋。
3.桑植合渣:這算是本地菜,是豆渣炒切碎的南瓜葉後,在熬成糊狀。吃起來很溫和,可以中和被辣味布滿的胃。
4.煎粉蒸肉:少數幾種不辣的菜XDD
5.蓮藕珍珠肉丸:這道菜本來不在預計點的範圍內,但看到周邊的桌上都點了一份,於是點來嚐嚐看。因為加了蓮藕,可以在吃的時候感受到蓮藕的清脆感,跟著荷葉一起蒸,在聞的時候還帶點荷葉的清香。
全部餐點大概是這樣,兩個人吃有點多了,但價格還好,大概180rmb
寨子裡的缽缽菜
這家同樣是在點評上查的,主要是剛好離天門山出口的距離很近,轉個角就到了。
開放式廚房,看起來很乾淨
飯是自己呈的,一個大木桶
菜單在這裡:
推薦的幾道菜如下:
1.會打架的戰鬥雞:雞湯的味道很濃厚,雞肉也不是那種飼料雞的感覺,煮的也不老,所以不會太乾柴,吃得出雞肉的甘甜味。一份大概兩斤,兩個人吃很充分了,不用再加點什麼菜。
2.酸菜炒深山小筍:筍子切丁後跟酸菜一起炒,帶一丁點的辣味
清炒時蔬:這是炒生菜,跟酸菜炒筍一樣,很適合中和雞湯的油膩感。
兩個人吃再加上一個飲料剛好222rm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