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山一水一聖人–2021泰山一日遊

一山一水一聖人,水是濟南的趵突泉,聖人指的是曲阜的孔廟,山就是泰山了…這也是一般人山東旅遊的經點路線

從曲阜出發往泰山,就是一個站(從曲阜東站,下一站就是泰安站)的時間,為了不想提行李到處跑,我結束了濟南行程後,就直接殺到曲阜入住了。
話說曲阜的出站安檢超級嚴格,有安全碼也沒用,只要你是外籍人士(含港澳台),進入曲阜時,就得在出站前被引導至另一邊填寫基本資料。
曲阜東站一進站,門口就擺著一個大大的孔子雕像。


出了泰安站後,往右手邊直走,就可以買大巴票直接前往泰山景區了。
我選的是直通車前往中天門路線,比較省時,含門票與大巴票花費150RMB
如果是從天外村一路爬上去,據說要5-6小時。走中天門的話,從中天門到山頂,全程大概是2-3小時。
泰山還有另一個景點:岱廟。岱廟在紅門附近,開到下午5點,我這次是因為時間不夠就沒去岱廟走了。
泰山景區售票中心
路上會先經過天外村,但這班是直達中天門半山腰,故不停天外村

到了接近中天門的時候,因為塞車,所以司機建議我們直接步行過去比較快。


走了一段路後,終於看到中天門的登山入口了。這時候還很輕鬆,看到一堆拿登山杖的會覺得…有那麼虛嗎?
但其實登泰山這整段路大概每隔一百到兩百米都有攤販,所以不用特地帶零食與喝的,路上買就行了。
一瓶水原本山下是2-3RMB,到山腰是5RMB,說實話,多2RMB來省搬水的力氣,我是可以接受了。


沿中天門而上不遠,就是增福廟,裡面祭祀著福、祿、壽三尊神像



增福廟往上有巨石挺立,似劍淩空,上刻”斬雲劍”。 此處是谷口,雲雨變幻莫測,泰山主峰的寒雲順谷而下時與暖雲相遇即化為雨,因此而得名。 BY 百度






在禦帳崖之上,五大夫松之下,有一巨石陡立,危如累卵,搖搖欲傾,上刻”飛來石”三字,格外引人注目。
這也是一則拍馬屁拍到神明都受不了的故事。

‎據《‎‎史記‎‎》記載,秦始皇‎‎登封‎‎泰山,中途遇雨,避於一棵大樹之下,因大樹護駕有功,遂封該樹為”‎‎五大夫‎‎”爵位。‎
後世訛為五株。
明萬曆年間,五株松樹被雷雨毀其三,後存二株又於萬曆年間被山洪沖走。
清雍正年間,欽差丁皂保奉敕重修泰山時,補植五株松樹,現存二株‎。


再往上走一點會看到東嶽廟,這個跟岱廟不同,小小的一間廟宇,但卻是位於泰山內最正宗的東嶽廟了。
嚴格說起來,岱廟應該算是泰山山腳廟


望人松树冠下一长枝披拂,形态仿佛翘望八方游人,故名“望人松”,也称“迎客松”。
據說也象徵著情侶忠貞的愛情傳說。

朝陽洞,現在已經是零食攤商囤貨處了。


爬山爬到一半聽到山友大喊一聲『河山好大』…錯了,是大好山河。
頓時笑了出來…

爬著爬著,開始在喘了,總是會聽到附近的加油打氣聲。


然後就看到了十八盤,這段前後是泰山最抖的一段,也是最多人受不了,需要停下來休息的地方。





‎升仙坊位於山東省泰山中路緊十八盤的起始處,為兩柱單門式石坊,額題楷書”升仙坊”。 此處山勢陡峻,懸崖峭壁,上臨岱頂天庭,咫尺仙境,似有飄然升仙的意境,故名”升仙坊”。‎
爬到昇仙坊的時候,頓時狂笑…因為那時候真的累到快成仙了T_T

那時候中午快一點,幸好不像前一天在濟南時那麼熱。
但我邊爬,心裡OS的卻是….為什麼我要花錢找罪受呢?XDD

終於爬到南天門了,從到南天門大概花2個小時左右

難得到了南天門,弄張自拍照。

未了軒在泰山南天門旁邊,門口懸有“未了軒”三個鎦金大字,是由郭沫若題寫。由杜甫的“齊魯青未了”而得名。
原意是指到此仍然登岱未了,請繼續加油攀登




天門街,可以看到當天人還是挺多的。



從天街廣場再往前走,就是通往玉皇頂了,來都來了,就算是累也要爬完,不然回去肯定後悔。
但桃花源就不去了,時間有限。






象鼻峰的東邊為青雲洞,相傳陰雨天時,洞內若冒青煙與白雲洞之煙雲相遇就會遍雨天下。


在道教與玄幻小說內常出現的五嶽真型圖。
《五嶽真形圖》應該源自一種由高山絕頂向下俯視的鳥瞰圖,或者說是山嶽平面圖。
後代通行的《五嶽真形圖》,往往完全脫離實際地理形勢,只是標繪爲一種圖形、符籙符號,含有護符成份在內,已無地形圖之作用



雖然隔天就要去曲阜看孔廟,可既然這邊有,就順便看一下
泰山上的孔廟據說是孔子遠眺吳國之處,後於明嘉靖年間重修而成。





碧霞元君又稱”泰山玉女”,全稱”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”,中國民間俗稱為”泰山奶奶”。 關於碧霞元君的來歷有多種說法,但一般稱其為泰山神之女。



民間傳說的碧霞元君神通廣大,能保佑農耕、經商、旅行、婚姻,能療病救人,尤其能使婦女生子,兒童無恙。


碧霞祠現存建築保留了明代的規模及明代的銅鑄構件,建築風格多為清代中晚期的風格。



拍這張碑刻時,旁邊一位山友突然冒出一句話,這顆鏡頭還不錯用(那時候已經換30 f1.4)
我(滿頭問號?)
因為那人用的是NEX-5T(我在16年以前也是用這台),在搭配30 f1.4就吃力了。
a6000以上因為機型矯正夠,反而會好很多。


在玉皇頂前上階梯的角落,立了一個聰明正直的雕刻,頓時有些疑惑…這跟聰明正直有啥關係呢?

青帝宮位於泰山玉皇頂西南,西靠神憩宮,東接上玉皇頂的盤道,是青帝廣生帝君的上廟。
創建無考,明清重修,建國前毀。 青帝即太昊伏羲,古代神話人物之一,道教尊奉為神。 傳說青帝主萬物發生,位屬東方,故祀於泰山。



“四個字是正楷書體,系清光緒丁未年間(西元1907年)由泰安府宗室玉構題書。 “五嶽獨尊“景觀石群位於泰山極頂(玉皇廟東南)去往玉皇頂的必經之路上,海拔1545米。 摩崖高210釐米,寬65釐米,大字徑55×42釐米。 在其右側有楷書「昂頭天外」題刻。

這孔登岩應該就是當初孔子攀石遠眺吳國之處。




看到高度立碑,總算到了。雖然只有1545米…但…真的很累人阿

這地方就是所謂的瞻魯台了,其實挺佩服現場的小年輕們,站在上面的石頭拍照,萬一….掉下去是找不到的@@

終於要準備下山了,往下看的時候,瞬間有點軟腳…我有爬那麼高嗎?

回到天街,往旁可以坐鎖道下山(當然上山也能走鎖道)

回到中天門廣場後,要注意的是,中天門直達高鐵站的大巴最後一班是四點發車。
我超過一點點的時間,只能先坐到山腳的天外村,再從天外村打滴或坐公交到高鐵站。

記錄一下離開泰山的最後一個天地坊